蘇州日報社-新蕾小記者采訪春暉堂中藥文化館
作者:來源: 點擊數: 774發布時間:2019年2月26日
春暉堂中藥文化館位于蘇州市吳中區,2018年7月正式對外開放,是一家集展示、收藏、科研、教育、科普、交流、服務于一體的展覽館。該館以五千年中藥發展歷史為主線,立足吳中大地,貫穿古今。文化館設三層展館,布置3個展廳、8個展示單元,建筑面積約2000平米,總投資600余萬元,展品數百件,其中包括制藥用具、中醫藥書籍、中藥標本等。
春暉堂中藥文化館以歷史與藝術相結合,將中藥文化與展館融為一體,再現古時作坊,展示中藥傳統加工工藝,重溫中藥炮制古老方法;并以模擬自然景觀,展示部分中藥的來源;館內還設仿古藥店、中藥產品區、現代中藥加工生產展示區、標本室以及現代化實驗室。自建館以來,作為未成年人社會實踐的平臺之一,在宣傳、挖掘和傳承中藥文化方面作用明顯。
2019年2月23日,春暉堂中藥文化館迎來了蘇州日報的第一批小記者,他們是來自望亭中心小學三、四年級的新蕾小記者。頂著冬日的寒風,110余位小記者穿戴整齊,集合在春暉堂中藥文化館大廳。在蘇州市春暉堂藥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沈婷的帶領下,小記者們走進春暉堂中藥文化館,開始了探索中藥文化之旅。
首先,來到產品展示大廳。大廳正面墻上刻著《春暉堂志》,記載了春暉堂藥業的發展歷程。小記者們了解到了春暉堂堂號的來源,以及春暉堂三十多年的發展歷史。墻上還布置著一幅簡筆雕刻的李時珍采藥圖以及反映中藥發展史的圖片資料。大廳櫥柜里展示的是部分中醫藥書籍以及中醫老先生手寫的處方。
接著,來到仿古藥店,小記者們見到了由格斗、柜臺組成的前店,參觀了坐堂醫生診脈的場所,又體驗了由制藥工具等組成的后坊;參觀了傳統炮制作坊,場館里陳列有各類中藥傳統炮制工具,小記者們還親自動手體驗了一回炮制加工;標本館還原了一個仿生態的自然環境,給參觀增添了趣味性,小記者們就被展臺里大海龜(學名玳瑁)、蛇、刺猬、蜈蚣、螞蟻、知了等等吸引,了解了它們的藥用作用。一位小記者的采訪本上已經寫了滿滿一頁,他認真地說:“我把沒見過的中藥,還有它們的藥效都給記在采訪本上了,回去之后,我就可以給媽媽講這些中藥的知識了。”
”
參觀結束后,小記者們還參加了中藥趣味活動,包括中藥五味辨別(辛、甘、苦、酸、咸)以及中藥猜字謎等活動,現場氣氛非常活躍,小記者熱情高漲。
通過采訪,小記者們對中藥文化有了進一步了解,為了更好地普及中醫藥知識,傳播中醫藥文化,我們還請老師對小記者們進行指導,以便小記者們寫出好文章,向《蘇州日報》社投稿。
(蘇州市春暉堂藥業有限公司 沈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