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肽在艾滋病的診斷與治療中的應用
作者:來源: 點擊數: 210發布時間:2016年11月2日
1981年6月5日,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在《發病率與死亡率周刊》上登載了5例艾滋病病人的病例報告,這是世界上第一次有關艾滋病的正式記載。1982年,這種疾病被命名為"艾滋病"。不久以后,艾滋病迅速蔓延到各大洲。1985年,一位到中國旅游的外籍人士患病入住北京協和醫院后很快死亡,后被證實死于艾滋病,這是我國第一次發現艾滋病病例。
目前,全世界約有超過4200萬人感染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癥(Acquired Immur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又稱艾滋病)。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是AIDS的病原體,包括HIV-1和HIV-2兩種類型,HIV-2的流行性和致病性都遠不及HIV-1。
HIV-1逆轉錄酶、蛋白酶和整合酶是HIV-1基因在復制過程中的3個關鍵酶。近10年來抗HIV/AIDS藥物的研制主要針對上述關鍵酶進行。雞尾酒療法使用2種或3種逆轉錄酶抑制劑和至少1種蛋白酶抑制劑,可有效降低血漿病毒載量,延長感染者的無癥狀期。然而,HIV-1基因的高變異性導致了耐藥病毒的出現,已有部分病人使用這種常規的治療方案無效。HIV-1融合抑制劑是繼逆轉錄酶和蛋白酶抑制劑后的新一類抗HIV感染藥物,通過阻斷病毒與靶細胞膜的融合從而抑制病毒進入靶細胞,在感染的初始環節切斷HIV-1的傳播,其中多肽類融合抑制劑T-20已于2003年上市。HIV-1融合抑制劑以HIV-1跨膜糖蛋白gp41為作用靶標,它們是一些天然或合成的多肽以及小分子化合物,通過與gp41功能區結合從而抑制其促融合功能的發揮。近年來,隨著對膜融合過程分子機制以及gp41功能研究的不斷深入,新的以gp41不同功能區為靶點的融合抑制劑分子不斷被發現,成為倍受關注的研究熱點之一。
2003年3月,美國FDA經加快審批,宣布批準Enfuvirtide用于成人及6歲以上兒童的抗艾滋病治療。該藥由瑞士Roche公司與美國Trimeris公司聯合研制開發,其商品名為Fuzeon,原名“T-20”。Enfuvirtide是人工合成的由36個氨基酸組成的鏈狀多肽。Enfuvirtide是第一個融合抑制劑,其它抗艾滋病藥物是作用于細胞內部,阻止病毒在細胞內部復制,而Enfuvirtide是通過阻止病毒與T細胞等免疫細胞的接觸融合,干擾HIV-1進入T細胞,防止艾滋病患者的免疫系統遭受病毒破壞來發生作用,因此稱為融合抑制劑。
2016年6月,南京前沿生物藥業自主研發的國家一類新藥艾博衛泰的驗證性臨床III期試驗已提前達到所有預設的臨床終點指標,將在近期向國家食藥總局申報新藥上市許可。自2014年2月起陸續在全國12個臨床中心啟動中國第一個治療艾滋病新藥的臨床III期試驗。 對已完成24-48周治療的208例患者的中期數據分析顯示,每周注射一次艾博衛泰聯合洛匹那韋/利托那韋治療“一線配方治療失敗的HIV感染者”的療效與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二線配方(三藥組合,對照組)相當或更優,與對照組含有替諾福韋的配方相比顯示出有統計意義的更優腎臟安全性。
艾博衛泰是全球第一個進入III期臨床試驗的長效抗艾新藥,它的新分子作用機制使其對主要流行HIV-1病毒以及耐藥病毒有效。在為期48周的治療中,以艾博衛泰代替二個口服抗艾藥,本驗證性臨床試驗證明了注射長效藥艾博衛泰組建的兩藥配方安全、有效、而且在臨床上實用。我國治療艾滋病藥物品種匱乏,無自主創新藥物,艾博衛泰有望為廣大患者提供一個新的治療選擇;在發達國家,艾滋病已成為藥物可控的慢性病,艾博衛泰可改變目前全部是口服藥的治療策略,為HIV 感染者擺脫終生每日服藥提供一個全新的治療方案。
HIV感染者要經過數年、甚至長達10年或更長的潛伏期后才會發展成艾滋病病人。雖然全世界眾多醫學研究人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至今尚未研制出根治艾滋病的特效藥物,也還沒有可用于預防的有效疫苗。現階段的治療目標是:最大限度和持久的降低病毒載量;獲得免疫功能重建和維持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質量;降低HIV相關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附:2016年9月8日,前沿生物藥業(南京)股份有限公司與蘇州天吉生物制藥有限公司一類新藥生產合資公司成立。)
作者:蘇州天吉生物制藥有限公司 王良友